部落小孩,因課輔而改變了
文/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花蓮分事務所

黃弟兄第一次來訪告訴我,自從部落裡的學校被裁撤後,人口就快速的流失,使得人口不多的部落,越發沒落,而且留下來都是弱勢中的弱勢者。

    他說想到自己過去沒有好好的讀書,現在只能幫人搭建鐵皮屋賺辛苦錢,真的不願見到部落裡的小孩,跟他走同樣的路。身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,他決定要為孩子們做點事,於是開始奔走、尋找資源。

    會來找愛基會是某協會給他的建議,一個阿美族青年從花東縱谷的東邊老遠跑到西側來找我,我有點驚訝,立即請他進到辦公室,並聆聽想法,雖然中興部落同在鳳林,我卻從未去過,聽他提到沒有一個機構願意資助,於是我決定找個時間去探個究竟。

    訪過中興,我才悟出不給資源的原因,因為路途實在遙遠,到了夜間,山路可是黑暗得很呢!有哪位老師肯去為孩子做課輔呢?萬一老師有要事,又有誰能代理呢?我左思右想,覺得不放心,決定不回應。

    但是,他為孩子做事的心意堅定,隔一陣子又來找我,說那裡的成人不重視教育,孩子年幼不懂事,只知玩耍,這樣不讀書會誤掉他們的一生,他又告訴我:若是找不到老師,他願意每天從工地趕回去教導,下課時會個別送回家,他將趁著暑假挨家挨戶的去訪談、遊說家長,讓孩子每週4天,可到已被裁撤的舊教室上課。

    年青人有這樣的心,令人很感動;但是,沒有在那麼偏遠孤立的地方辦過課輔,心想還是保守點比較妥當。於是建議在召開社區理事會時,讓我前去做課輔說明,確定理監事們是否願意一起來關心小孩。   

    反應結果是肯定的,於是就開辦了。起初,孩子們就像一窩蟲蟲般的鑽來鑽去,室內秩序一團混亂,覺得跟其它學校的孩子相差那麼多!我開始後悔,心想不應該在那種地方辦理課輔工作。

    一個月過去了,孩子們稍微能靜下來,不過還是不放心,經常去巡堂;後來,還商請一位學校老師幫忙,沒想到那老師很消極,說那些孩子程度很差,不會寫字、讀書,叫我不要存什麼希望,每次上課好像都在放牛吃草,我們只好再找其它老師。

    還好,那群孩子除了不知道要讀書之外,似乎沒有太壞的行為,我告訴自己:給他們一點機會,等待一學期過了再說吧;日子一天天的過去,到了期末,幾個孩子有轉好的跡象,還是無法令人滿意,我問年青人是否還要繼續,他說部落裡還有一位剛從桃園回來的年輕人,要找他一起做下去,他相信會慢慢的改變。
   
    直到第4個學期結束,他們因為工作關係必需離開部落;由於輔導已有些成效,也獲得學校的肯定。在他們要離開前,學校幫忙安排一位年輕、熱心的男老師接棒;至今,又過了5個學期,20幾位學童在他的輔導下,每次都寫完功課,也把愛基會買給他們的測驗卷做完,表現越來越棒。

週三下午,學校沒有課業,孩子們都在午飯後被送回部落。之前,因為有國外歸來關心課輔的朋友來訪,帶著到部落看看,分享當年辦課輔的經過;我們走進校園,步上階梯就看到圖書室門口有一大堆鞋子,輕輕推開門,眼睛為之一亮,竟是一群小孩在裡面寫功課,沒有老師在場,每個人各寫各的,沒人吵鬧,這和4年多前相比,有如天壤之別!意想不到會有這麼大的轉變,看到他們的改變,開心了好多天呢!

 

 

圖說
中興國小──小孩天性好玩,能自己到裁撤後的圖書室寫作業,是何等的認真!

 


 

馬遠國小──沒有夜間課輔,這些孩子只有結伴在路上玩,或在家看電視,很少會主動的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