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大課程之外的附加價值
文/陳炳惠(發現臺灣鄉土文化之美班學員)

 

 

民國87年,我自北市府科長退休後,其間因經商投資失利,賠掉了大半的退休金及半棟房子,心緒低盪到谷底。從此很少外出活動,大多時間沉潛在佛學與易經的研習上,成為道地的老「宅男」。
        家裡老妻已是內湖社大手語班連續五期的老學員,看她學得頗有心得,也能自得其樂,於我心有戚戚焉!在今年初社大結業成果博覽會時,她拉我去觀賞手語班的表演,讓我感覺還不錯;同時,兒子媳婦也在旁慫恿,要我選擇課程馬上報名,所有上課費用由他們負責支援。
        在瀏覽招生簡章挑選課程時,選上了由臺灣鄉土文化專業陳金讚老師,講授的「發現臺灣鄉土之美」這門課。家人認為我已蟄伏了好幾年,怕會患了老人癡呆症或自閉症之類的毛病,又因為我中壯年時期,很喜歡國內外旅遊,並且又酷愛拍照及錄影,選讀鄉土班可以增加戶外活動機會,也可以深入城鄉探索鄉土文化,增廣見聞,這些都是有益於個人的身心健康。
        上完了98年第1期,目前接著又上了第2學期,上期陳老師共帶出6趟戶外課,每堂課我都很認真的將所見景物給拍照下來,回家以後,全家人就總動員起來,分工合作編製影音專輯(PowerPoint)。起初老師要求學員繳交作業時,我是有點惶恐,因為從來不曾碰過電腦,哪會利用電腦去製作什麼的影音集呢?
    當第二堂戶外課(探訪枋橋舊城及林家花園)回來後,把所拍的數位照片交給家人,女兒先將照片逐張予以整修銳化,兒子與我進行編輯及文字撰述,媳婦尋找插畫及美編,最後由兒子負責電腦程式操作,並選曲配上背景音樂,當作品完成後,全家人觀賞都樂歪了!兒女媳婦都沒正式學過電腦影音編輯,居然能自己摸索,以土法煉鋼方式完成賞心悅目的作品,真讓我覺得現代年青人有夠厲害!自此以後,有了堅強的幕後素人製作群,對於戶外課的作業,便不再感到惶恐了。
        上個學期,我共完成了五集PowerPoint,除了個人拍的照片外,還會上網路找尋相關資料,以補充專輯內容;對一個已經65歲的人而言,因選讀鄉土班而意外的學到電腦操作,這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外收穫。而全家老少共同參與製作專輯,過程中也把認識鄉土文化的意識傳承給下一代,讓子孫都能生起愛鄉愛土的情懷,進而對人、對自然的關懷與珍惜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:今年的父親節,兒女媳婦為了嘉獎我的用功求學精神,合資買了一部嶄新的數位攝影機作為賀節禮物;今後鄉土班的戶外課,我因擁有雙機並用(相機和攝影機),肯定會更加忙碌了。然而,畢竟它也是因選鄉土班而獲得的附加價值啊!